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艺术百科】王翠竹:默默耕耘 博采众长

时间:2022-06-13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点击量:495

牡丹画题流传千年,成为传统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急功近利者把仙子牡丹画成了烟火垢面,把君子牡丹画成了艳俗无品,所以牡丹的文化品位在滑落,牡丹的意象格调在掉价。得遇当代画家王翠竹的牡丹作品,忽如阴霾变净空,也似俗尘遇清雅!她用极有文化修养的内涵作为制韵动力,画水墨牡丹气韵生动,画大彩牡丹气度富贵,笔墨由传统而来,向时代而驻,形成了个人牡丹创作心观有涵养,眼观有气势的创作境界,默默耕耘,博采众长。

水墨是大简,水墨画牡丹当成大道。但是纵观古今,能像王翠竹女士这样,用致简水墨写意牡丹大道空灵的艺术家寥寥无几。俗笔牡丹,求艳而已,以刺激为目标,怎么俗气怎么来。王翠竹的水墨牡丹,却是制韵为本,以涵养身心为追求。她用水墨通心可品韵味的价值观,不但敢用单纯至简的水墨,塑造牡丹品格的万般化象,并且塑造得源生于自然,法上于自然,写意出十足的文人格调和丰富的书卷气息,脱俗雅致。用水墨表现牡丹的文化品格,她做得到,且做得极好!

墨为单色,却因为水的洇入晕化,生成浓淡干湿焦五色,五色再生五色,依此用水周细调节,水墨就是世间物象的无穷对应。所以善水墨者,必是心明见性最善分辨者。她之所以能用简单的水墨,表现云蒸的泽质牡丹、表现霞蔚的神观牡丹,表现牡丹的静、动、醒、睡,表现牡丹的滴翠摇曳等等万般诸相,皆由不二之法:师法造化,活性构建!写意牡丹用流畅自如的线条画得迎风摇曳是为活,把牡丹用层层水墨臻染得层次分明有血有气是为活!她用无限的笔墨变化,去体现牡丹存在的生态盎然,所以人眼所观是水墨,心意所悟是生命,牡丹画在纸面上,却是活在人的心里,纵然是用墨的单一去渲染,却也是活性变化的非凡铺陈!这种独树一帜,独成一法的水墨牡丹,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气质!

从大彩牡丹的品质来看,她不但深入学习水墨致简显空的画意,还深研大彩显相的艺术法门,用非常有视觉张力的重彩泼绘花头枝叶,没骨无痕,如疾风起,如巨瀑来,心驱大彩,行运泼辣,用淋漓尽致的心意驱动色彩,把牡丹的大流丽铺张于画面,把牡丹的大富贵立韧于眼前,劲骨风神,美不胜收。这种重彩牡丹,艳而不俗,艺术性和装饰性相得益彰。

水墨牡丹质清雅,大彩多姿最富贵。能用水墨写性灵,亦用重彩绘富贵,在她的笔墨里,牡丹是雅诗也是雄赋。画成儒雅君子行,画成激越富贵歌,她都可以心手相畅,毫无滞碍。唯有师法造诣能博观,潜心修行得超脱,才可以像她这样执笔画梦,传递自己的心境。

(文/刘振明)

王翠竹,1951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她幼承家学,热爱文史,痴迷丹青。曾师从王传莘老师学习工笔,后又跟王绍华老师学习写意花鸟,擅长画荷花、牡丹、葡萄,并潜心水墨牡丹的研究与创作,传统功力深厚。痴心不改、默默耕耘,善于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技法,坚持在意境、笔法和用墨上求突破,形成了水墨牡丹独特的个性画风。王翠竹作品清秀高雅、气韵生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交流和社会公益事业。

文章 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编辑:黄骏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艺术百科】王翠竹:默默耕耘 博采众长

时间:2022-06-13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牡丹画题流传千年,成为传统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急功近利者把仙子牡丹画成了烟火垢面,把君子牡丹画成了艳俗无品,所以牡丹的文化品位在滑落,牡丹的意象格调在掉价。得遇当代画家王翠竹的牡丹作品,忽如阴霾变净空,也似俗尘遇清雅!她用极有文化修养的内涵作为制韵动力,画水墨牡丹气韵生动,画大彩牡丹气度富贵,笔墨由传统而来,向时代而驻,形成了个人牡丹创作心观有涵养,眼观有气势的创作境界,默默耕耘,博采众长。

水墨是大简,水墨画牡丹当成大道。但是纵观古今,能像王翠竹女士这样,用致简水墨写意牡丹大道空灵的艺术家寥寥无几。俗笔牡丹,求艳而已,以刺激为目标,怎么俗气怎么来。王翠竹的水墨牡丹,却是制韵为本,以涵养身心为追求。她用水墨通心可品韵味的价值观,不但敢用单纯至简的水墨,塑造牡丹品格的万般化象,并且塑造得源生于自然,法上于自然,写意出十足的文人格调和丰富的书卷气息,脱俗雅致。用水墨表现牡丹的文化品格,她做得到,且做得极好!

墨为单色,却因为水的洇入晕化,生成浓淡干湿焦五色,五色再生五色,依此用水周细调节,水墨就是世间物象的无穷对应。所以善水墨者,必是心明见性最善分辨者。她之所以能用简单的水墨,表现云蒸的泽质牡丹、表现霞蔚的神观牡丹,表现牡丹的静、动、醒、睡,表现牡丹的滴翠摇曳等等万般诸相,皆由不二之法:师法造化,活性构建!写意牡丹用流畅自如的线条画得迎风摇曳是为活,把牡丹用层层水墨臻染得层次分明有血有气是为活!她用无限的笔墨变化,去体现牡丹存在的生态盎然,所以人眼所观是水墨,心意所悟是生命,牡丹画在纸面上,却是活在人的心里,纵然是用墨的单一去渲染,却也是活性变化的非凡铺陈!这种独树一帜,独成一法的水墨牡丹,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气质!

从大彩牡丹的品质来看,她不但深入学习水墨致简显空的画意,还深研大彩显相的艺术法门,用非常有视觉张力的重彩泼绘花头枝叶,没骨无痕,如疾风起,如巨瀑来,心驱大彩,行运泼辣,用淋漓尽致的心意驱动色彩,把牡丹的大流丽铺张于画面,把牡丹的大富贵立韧于眼前,劲骨风神,美不胜收。这种重彩牡丹,艳而不俗,艺术性和装饰性相得益彰。

水墨牡丹质清雅,大彩多姿最富贵。能用水墨写性灵,亦用重彩绘富贵,在她的笔墨里,牡丹是雅诗也是雄赋。画成儒雅君子行,画成激越富贵歌,她都可以心手相畅,毫无滞碍。唯有师法造诣能博观,潜心修行得超脱,才可以像她这样执笔画梦,传递自己的心境。

(文/刘振明)

王翠竹,1951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她幼承家学,热爱文史,痴迷丹青。曾师从王传莘老师学习工笔,后又跟王绍华老师学习写意花鸟,擅长画荷花、牡丹、葡萄,并潜心水墨牡丹的研究与创作,传统功力深厚。痴心不改、默默耕耘,善于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技法,坚持在意境、笔法和用墨上求突破,形成了水墨牡丹独特的个性画风。王翠竹作品清秀高雅、气韵生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交流和社会公益事业。

文章 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编辑:黄骏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