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光临密云,农耕和濒危物种保护如何平衡?

时间:2022-11-04来源:北京交通广播点击量:504

近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现身密云区小漕村的农田。眼下正值秋收、轮耕时节,如何化解农田耕作和濒危鸟类越冬栖息的矛盾?


小漕村发现的大鸨/受访者供图



郭耕:我说的对不对,来了吧!

宋会强:没错没错!

10月29日上午,护鸟志愿者郭耕和宋会强到密云区潮河边的小漕村附近观测候鸟,在数百只短嘴豆雁鸟群中发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镜头拉近一看,灰色的脖子,背部的羽毛有棕黑相间的花纹,眼睛又黑又圆,郭耕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郭耕:深秋了,土是黄的,收割的玉米茬也是黄的,就在遍地黄色之中发现了一抹灰色,我就赶紧停住了,然后失声大喊‘大鸨’!大家一看,真是大鸨,都很激动。宋老师就一手拿着相机,一手拿手机打电话。



远望大鸨/受访者供图



玉米地上空豆雁成群/受访者供图


电话另一头,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听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来了,很是惊喜。


张德怀:我们密云有将近100人的爱鸟护鸟志愿者,发现一些特殊鸟种都能及时汇报。大鸨去年11月份在潮河就有记录,我们就加强监测。郭耕老师和宋老师他们看到了,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当时我就跟太师屯镇联系了,镇里又联系到村。


有统计显示,大鸨的东方亚种在我国的分布数量只有千只左右,它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种鸟生性胆小,需要安静、宽敞的越冬地。而在密云小漕村发现的这只大鸨,周边仍有将近20亩的玉米没有收割完。考虑到后续万一再有其他大鸨来临,收割机的声音会让它们受到惊吓。张德怀立即联系属地,当天下午趁大鸨短暂离开就开始抢收。这也让在现场观测鸟类的郭耕赞叹不已:


郭耕:没有一袋烟的功夫,我们一看来了个人,他说自己是村支书。地里还有十几亩还没收割的玉米,他过去很熟练地掰一掰,一会儿回来了说:‘行了,马上收割!’吃完午饭,大鸨不知道飞哪去了。我就听到一阵轰鸣,来了大概4辆车,直奔那片玉米。我非常感动。



小漕村抢收玉米/受访者供图


目前,这只大鸨仍在密云停留,可能会在京越冬。现场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说:


张德怀:这几天我们就安排了专人进行看护,补充点食物。



工作人员给收割后的地里撒玉米粒/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本市百万亩造林绿化、湿地保护等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野生动物安家。去年统计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显示,在北京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鸟类超过500种。当农田遇上大鸨这类濒危物种,该如何平衡农民作业和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建议:


邓文洪:首先应该判别一下这种物种的生态习性,就是它的扩散能力、食谱的宽窄等。大鸨也是一个适应性和扩散能力很强的物种,如果它出现在庄稼地,而我们恰好又是要对庄稼地进行休整或者是轮耕,第一点就是注意我们的时间。大鸨取食的高峰我们可以避开几天。 另外耕种的时候尽量不用声音比较巨大的农用工具。在大鸨停歇的时候,追逐、近距离拍照、使用闪光灯等能够明显干扰它们栖息的行为,都是应该避免的。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光临密云,农耕和濒危物种保护如何平衡?

时间:2022-11-04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近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现身密云区小漕村的农田。眼下正值秋收、轮耕时节,如何化解农田耕作和濒危鸟类越冬栖息的矛盾?


小漕村发现的大鸨/受访者供图



郭耕:我说的对不对,来了吧!

宋会强:没错没错!

10月29日上午,护鸟志愿者郭耕和宋会强到密云区潮河边的小漕村附近观测候鸟,在数百只短嘴豆雁鸟群中发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镜头拉近一看,灰色的脖子,背部的羽毛有棕黑相间的花纹,眼睛又黑又圆,郭耕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郭耕:深秋了,土是黄的,收割的玉米茬也是黄的,就在遍地黄色之中发现了一抹灰色,我就赶紧停住了,然后失声大喊‘大鸨’!大家一看,真是大鸨,都很激动。宋老师就一手拿着相机,一手拿手机打电话。



远望大鸨/受访者供图



玉米地上空豆雁成群/受访者供图


电话另一头,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听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来了,很是惊喜。


张德怀:我们密云有将近100人的爱鸟护鸟志愿者,发现一些特殊鸟种都能及时汇报。大鸨去年11月份在潮河就有记录,我们就加强监测。郭耕老师和宋老师他们看到了,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当时我就跟太师屯镇联系了,镇里又联系到村。


有统计显示,大鸨的东方亚种在我国的分布数量只有千只左右,它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种鸟生性胆小,需要安静、宽敞的越冬地。而在密云小漕村发现的这只大鸨,周边仍有将近20亩的玉米没有收割完。考虑到后续万一再有其他大鸨来临,收割机的声音会让它们受到惊吓。张德怀立即联系属地,当天下午趁大鸨短暂离开就开始抢收。这也让在现场观测鸟类的郭耕赞叹不已:


郭耕:没有一袋烟的功夫,我们一看来了个人,他说自己是村支书。地里还有十几亩还没收割的玉米,他过去很熟练地掰一掰,一会儿回来了说:‘行了,马上收割!’吃完午饭,大鸨不知道飞哪去了。我就听到一阵轰鸣,来了大概4辆车,直奔那片玉米。我非常感动。



小漕村抢收玉米/受访者供图


目前,这只大鸨仍在密云停留,可能会在京越冬。现场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说:


张德怀:这几天我们就安排了专人进行看护,补充点食物。



工作人员给收割后的地里撒玉米粒/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本市百万亩造林绿化、湿地保护等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野生动物安家。去年统计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显示,在北京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鸟类超过500种。当农田遇上大鸨这类濒危物种,该如何平衡农民作业和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建议:


邓文洪:首先应该判别一下这种物种的生态习性,就是它的扩散能力、食谱的宽窄等。大鸨也是一个适应性和扩散能力很强的物种,如果它出现在庄稼地,而我们恰好又是要对庄稼地进行休整或者是轮耕,第一点就是注意我们的时间。大鸨取食的高峰我们可以避开几天。 另外耕种的时候尽量不用声音比较巨大的农用工具。在大鸨停歇的时候,追逐、近距离拍照、使用闪光灯等能够明显干扰它们栖息的行为,都是应该避免的。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