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把乡村文化的“灶台”烧热烧旺

时间:2023-02-22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点击量:416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在2023年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将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这些都真正体现了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的新时代乡村文化生活新要求,不仅能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提供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如何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既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紧要任务。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部分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荒芜化,而乡村文化的荒芜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这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当前,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短板。在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需求一直很旺盛,但乡村文化供给却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治理乡村文化的“水土流失”,需要不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为乡村文化产业注入强心剂。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还较薄弱,存在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同努力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带动更多市场要素“挽起裤腿下乡”,先点火、多加柴,把乡村文化的“灶台”烧热烧旺,将乡村文化产业的欢快节奏带起来。

  总之,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做好了不仅能收获村里人的“芳心”,更能吸引城里人的目光,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相信通过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能有效盘活乡村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为中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更多“文化分”。


编辑:张文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把乡村文化的“灶台”烧热烧旺

时间:2023-02-22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在2023年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将以“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这些都真正体现了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的新时代乡村文化生活新要求,不仅能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提供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如何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既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紧要任务。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部分地区,农村的空心化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荒芜化,而乡村文化的荒芜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这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当前,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重要短板。在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需求一直很旺盛,但乡村文化供给却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治理乡村文化的“水土流失”,需要不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为乡村文化产业注入强心剂。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产业的基础还较薄弱,存在市场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等问题。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同努力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带动更多市场要素“挽起裤腿下乡”,先点火、多加柴,把乡村文化的“灶台”烧热烧旺,将乡村文化产业的欢快节奏带起来。

  总之,乡村文化资源是一座富矿,乡村文化市场是一个旺铺,做好了不仅能收获村里人的“芳心”,更能吸引城里人的目光,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相信通过举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能有效盘活乡村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为中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更多“文化分”。


编辑:张文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