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帮助患者“打怪兽”

时间:2023-09-08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207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 (钱晨菲)“我跟女儿说要来‘打怪兽’,和需要帮助的他(她)一起打败病魔。”9月7日,经过4个多小时,小萍(化名)顺利采集了28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时,小萍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她留存10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入库志愿者。


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右)。黄慧远供图

  

今年上半年,小萍接到了绍兴市柯桥区红十字的电话,她的入库血样HLA检测数据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她的捐献意愿。小萍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当初入库就是为了捐献,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我肯定不会退缩。”小萍和其爱人都是“资深”的无偿献血者,所以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家里人都很支持。后来小萍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和捐献前体检,捐献时间定在了9月初。

  小萍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上六年级,他已经能理解妈妈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女儿只有7岁,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出差”一个星期。小萍就用“打怪兽”的比喻告诉她,妈妈是去帮忙别人了。

  9月3日是小萍入院的日子,绍兴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陈祖娟陪同她一起来到位于杭州的采集医院,陈祖娟是浙江省第281例捐献者,作为过来人,她的讲解和陪伴,让小萍安心了不少。这天恰逢周末,其爱人带着孩子也一起陪着小萍。入住采集医院后,小萍开始注射动员剂,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9月7日,小萍经过4天动员剂的注射,迎来了采集的日子。小萍躺在采集床上,血液从一只手臂的针管输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剩余的血液成分从另一只手臂的针管回输到体内。

  因为双盲原则,小萍和患者并不知道对方的情况,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给小萍一封患者写的亲笔信,信中写道:谢谢你,让我还有机会感受阳光和凉风,谢谢你,让我还有机会守望这个世界。谢谢你,在我要掉下去的时候,拉住了我。

  小萍深受感动,“我想起入院时经过绿树成荫的西湖边,阳光从梧桐树叶间洒下,人流如织。真希望患者也能享受到这么美好又平常的生活。”

  她请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达对患者的祝福:希望你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来看看美丽的西湖。

  经过4个多小时,小萍最终顺利采集了28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立即被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点亮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完)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帮助患者“打怪兽”

时间:2023-09-0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 (钱晨菲)“我跟女儿说要来‘打怪兽’,和需要帮助的他(她)一起打败病魔。”9月7日,经过4个多小时,小萍(化名)顺利采集了28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时,小萍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她留存10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入库志愿者。


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右)。黄慧远供图

  

今年上半年,小萍接到了绍兴市柯桥区红十字的电话,她的入库血样HLA检测数据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她的捐献意愿。小萍毫不犹豫就同意了:“当初入库就是为了捐献,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我肯定不会退缩。”小萍和其爱人都是“资深”的无偿献血者,所以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家里人都很支持。后来小萍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和捐献前体检,捐献时间定在了9月初。

  小萍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上六年级,他已经能理解妈妈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女儿只有7岁,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出差”一个星期。小萍就用“打怪兽”的比喻告诉她,妈妈是去帮忙别人了。

  9月3日是小萍入院的日子,绍兴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陈祖娟陪同她一起来到位于杭州的采集医院,陈祖娟是浙江省第281例捐献者,作为过来人,她的讲解和陪伴,让小萍安心了不少。这天恰逢周末,其爱人带着孩子也一起陪着小萍。入住采集医院后,小萍开始注射动员剂,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9月7日,小萍经过4天动员剂的注射,迎来了采集的日子。小萍躺在采集床上,血液从一只手臂的针管输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剩余的血液成分从另一只手臂的针管回输到体内。

  因为双盲原则,小萍和患者并不知道对方的情况,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给小萍一封患者写的亲笔信,信中写道:谢谢你,让我还有机会感受阳光和凉风,谢谢你,让我还有机会守望这个世界。谢谢你,在我要掉下去的时候,拉住了我。

  小萍深受感动,“我想起入院时经过绿树成荫的西湖边,阳光从梧桐树叶间洒下,人流如织。真希望患者也能享受到这么美好又平常的生活。”

  她请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达对患者的祝福:希望你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来看看美丽的西湖。

  经过4个多小时,小萍最终顺利采集了28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立即被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点亮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完)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